近日,生物技术学院屠洁副教授课题组在桑叶活性成分γ-氨基丁酸(γ-aminobutyric acid,GABA)定向富集及同步改善桑叶粉食用特性研究中取得创新进展,相关成果发表在农林科学TOP期刊LWT-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。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-开云(中国)20级硕士研究生卓俊,通讯作者为屠洁副教授。LWT-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科院一区期刊,目前最新影响因子6.0。
我国是世界上桑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也是桑树栽种面积最大的国家。桑叶是药食两用资源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“桑叶乃手、足阳明之药,治劳热咳嗽,明目长发,止消渴”。现代研究表明,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,具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氧化、抗炎抑菌等作用。但是,由于桑叶粗纤维含量高,具有较大的草青味等特点,限制了桑叶的食用化开发。
本研究采用一株筛选自家蚕肠道的乳酸菌发酵桑叶粉,一方面将活性成分γ-氨基丁酸(γ-aminobutyric acid,GABA)的含量提高了951.3%,同时有效降低桑叶中草青味的主要成分香叶基丙酮的相对含量,并显著提高花香、果香等宜人香气成分苯甲醇、苯乙醇、金合欢醇等含量。
论文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
近两年,屠洁副教授团队围绕学校蚕桑特色,开展桑叶粉的功能挖掘及食用化开发研究,主要实验结果分别在Industry Crops and Products(中科院一区,TOP期刊)、Food Chemistry(中科院一区,TOP期刊)以及Frontiers in Nutrion(JCR一区)发表。
本论文链接为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lwt.2023.115250。